发布日期:2022-08-16 16:48:36 文章来源:熊猫留学 文章原创作者:韩国留学 浏览次数:135
韩国极端暴雨次数将会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应该警惕气候危机已经到来!
8日晚,韩国首尔部分地区遭遇极端强降水,降雨量达到了每小时100毫米以上,其中首尔铜雀区每小时降雨量超过了141.5毫米,累计降雨量达到了433毫米,创下1942年以来最大降水量。
不仅如此,降雨云团仍旧在韩国上方,雨带呈东西分布,移动的方向也是从西向东移动,这就会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加剧强降水的危害。
极端强降水导致了城市严重内涝,造成了地铁进水,车辆被淹,还有不少人被洪水冲走,目前已经导致7人死亡6人失踪9人受伤(截止到当地时间9日6点)。
事实上,极端强降水的出现早已经被专家预测到了,而且不止一个专家公开表示:极端天气会更加频繁的发生。
英国气象局科学家尼科斯·克里斯蒂迪: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正在迅速增加,极端强降水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到本世纪末,它们将不再是极端事件。
我国也有专家表示:气候变化离我们并不遥远,以后我们也会越来越多的遭极端强降水。不仅强度日益增大,发生频率上也有显著增加。
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表示:未来我们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和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害现象,不管是极端强降雨、极端台风灾害、极端干旱,甚至有可能到冬天有极端寒潮,都会呈现频发趋势。
一片狼藉的首尔,让人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可怕,而放眼全球,近期北半球多地都有极端事件出现。
欧洲经历史上“最热7月”,多国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葡萄牙一度出现47℃高温;美国肯塔基州及日本的新潟县、山形县等地出现极端降水;中东沙漠地区出现罕见暴雨洪水。
在我国,入汛以来,一方面,多地降水量打破历史纪录;另一方面,高温热浪也将多地气温推至40℃以上,全国有2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
也就是说,韩国发生百年一遇的强降水看似偶然,但却可能成为未来新常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极端天气
首先咱们要说的是,天气变化是一个混沌系统,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南美洲的蝴蝶轻轻扇动了翅膀,就可能在北美洲掀起一场龙卷风。
影响气候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些比较关键的指标,比如:全球碳排放。
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向大气层中排放了大量的碳,当人们排放的碳大于地球吸收的碳之后,这些碳就会停留在大气层中。
研究发现,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就会导致大气含水量增加7%,未来这些水汽将会以降雨的形式落在地面。
虽然地球上总降水量没有改变,但却会出现大雨更大,小雨更小的天气情况,导致了极端强降水的发生。
全球变暖还会引发极端寒冷事件,这是因为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地海冰融化,冰川面积缩小,导致反射太阳能力下降,因此极地地区就会升温,且升温幅度比其他地区更快,这就是“极地放大效应”。
极地地区快速升温,就会导致与赤道之间的气压梯度力变小,导致极涡更加不稳,极涡就会频频南下,为北半球带来极端严寒的天气。
比如:去年咱们东北遭受了强降雪,欧美多国也遭遇了极端严寒,往年欧洲是凭借着天然气越冬,但因为今年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欧洲多国的居民甚至已经开始囤柴,目的就是防止今年冬季出现极端寒冷事件时,能够取暖越冬。
由此可见,并不是专家料事如神,预测到了韩国会出现强降水,而是强降水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多,未来极端天气越来越常见,很多城市已经开始为应对极端天气而做出准备。
在过去的想象中,人们总以为气候危机像一头缓慢而庞大的巨兽,它会以线性趋势一步步逼近,纵使危险,但仍可预知,总感觉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大把。
而如今,气候危机带来的不稳定性正在以几何速率增长,让人们猝不及防,比如2021年的西欧水灾,就击溃了德国曾经引以为傲的水洪系统。
一个例子是,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2019 年发布的《气候变迁与土地报告》:
人类不但悲喜不相通,就连对气温的感知也并不相同。
如果气候危机引发出大规模物种灭绝和更深层的粮食危机,由此发生的经济动荡,很可能引发激烈的战争冲突与死亡。
特别声明:本文是由熊猫留学独家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mlxkr.com/lxsh/2687.html
上一篇:在韩国留学如何快速提高韩语